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

角蛙飼養之土養篇

2015-10-15 角蛙飼養--土養

飼養活體,首重於對生命的尊重,負責任的態度應是事先自我作足基本功課,無論網路或是書籍都相當容易取得相關資訊,如此才能享受飼養的樂趣,減少不必要的病急亂投醫。
 椰土飼養下的巴西角蛙(路西法),顏色格外艷麗。




角蛙在原生環境中,即是躲藏於溼潤的土壤或落葉中,依其本身皮膚變化形成偽裝(故土養的蛙色澤較深邃),伺機攻擊獵物。因此角蛙天生就會有利用後腿挖土的動作,所以說土養對於角蛙是最接近原生環境的飼養方式。躲在土裡的蛙相較於暴露在外的蛙較有安全感,相對的蛙的精神質量較好較野性;土壤包覆蛙體可降低表面溫度的動盪,對屬於變溫動物的蛙而言較能穩定度過冬天。等等的優點。
然而個人認為,【土】的使用有以下四個問題
1、角蛙的皮膚會吸收且可能誤食,土的酸鹼度、土質的成分都可能會對蛙的健康造成影響。
2、人工飼養為求觀賞,蛙都躲在土裡,真不知道在養什麼 。
3、日常管理上,土會弄得髒髒的。
4、角蛙可能會躲起來冬眠(夏眠)。

【土養】
一、土的選擇:
以天然有機、低腐植質、無肥料添加、無人工化合物、保水性佳為主。
市面上有許多土可以作為選擇,我將其分為【細土】與【顆粒土】。【細土】即為一般土壤,呈粉末狀,如泥炭土、培養土、赤玉土、椰土、甲蟲土等等。【顆粒土】則有水草黑土或專用土。細粗影響的是飼養美觀。細土容易鑽,蛙輕易就能鑽進土裡,因此平常頂多看見蛙的眼睛,而且土會沾附在蛙身上,搞的蛙看起來黑黑髒髒的。不過這樣養大的蛙反而在色彩上更為美麗。相對的粗土則不太會沾黏,而且有的蛙也不太會鑽進粗土,因此飼養美觀上比較可以看到完整的蛙。

(一)、細土
1、泥炭土(苔)
      個人目前認為最適合的土。保水性佳、天然有機、低腐植質、質量輕鬆、PH質3~6。
泥炭土(PEAT MOSS)又名水苔泥炭,係遠古時代生長於寒帶中窪地、沼澤地之水苔植物。因地處於特殊低溫環境,以致水苔植物死亡後仍無法被微生物分解, 經長年的沉積或埋於地層下方,在未完全炭化之前期 – 「泥炭期之產物」,其保水性特佳,腐植質成分含量不高,不易有真菌增生,泥炭土含有豐富的有機成份且品質穩定,目前國內所使用之水苔泥炭多為北歐或北美洲進口,經過處理不含蟲卵、細菌、病毒等等。



2、培養土
      新手不建議。市售培養土品質參差不齊,許多更含有重金屬或添加肥料(無論有機、無機),肥料易使環境發臭孳生蚊蠅。

3、赤玉土
      新手也不太建議,日本天然火山堆積,經高溫處理無菌、排水性佳,無腐植質、偏中性。排水性佳故保水性差,難以保持濕度。最細顆粒仍有可能會磨破蛙的皮膚,且聽說市面上有大陸的黑心貨。

4、椰土/椰纖
      好用。椰子纖維加工處理後磨製而成 ,乾淨,中性,排水性佳。便宜的椰磚,建議買真空包裝的,好用,但需要泡過再篩過再晾乾,過程很麻煩。也需要天天噴水。
曬椰土(照片截於施建州)      右圖為蛙便便結塊












5、甲蟲土
      新手不建議,甲蟲土由於市售的品質不同,且有些含大量腐植質或菌絲,甚至添加營養素、過於潮濕容易生長菌絲、發臭、引來蚊蠅。

 角蛙拓使用甲蟲土飼養的蛙蛙一樣健康



(二)、顆粒土
餵食的時候,請避免讓餌附著在土上 ,誤食的可能性會很大。吃到一點點還可能自然排出,太多怕會引起消化器官衰竭。
1、黑土
      經高溫高壓製成的人工顆粒土,不用清洗即可使用,不易崩解,中性偏酸,噴溼後使用。略有吸水效果,可黏住糞便,方便清潔,飼養美觀。
黑土的蛙便便


2、角蛙專用土
      日本進口,貴。可直接使用 。鋪好後先均勻澆水,再放入角蛙 。但要注意水不要澆太多,適當即可,避免底部積水,會發霉。每周拿出來洗一次。洗的時候注意不要破壞顆粒,可以用篩子來清洗。2~3個月請全部換掉,再鋪新的。


二、土養管理:
基本上土養的環境都是略溼的土加上一個水盆。不論顆粒或細土,餵食時都建議抓出來餵,以免誤食,雖然少量誤食,土會經過分解而排出,不過不管什麼土,大量誤食都會造成腸道阻塞或器官衰竭,慎之。
在管理土上,每天我都會以噴霧器噴土噴蛙一、兩次,每三天換一次水盆的水,每周讓蛙游泳時將土翻過看看有無糞便,然後將飼養容器拿出去曬個約1~3小時,之後噴溼再將蛙放回去。土可以撐個三個月再全部換掉。黑土則可以洗泡後瀝乾晾曬再重複使用,一樣三個月。





舉凡所有活體飼養,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管理,不論是依照何種模式飼養,如果怠於管理,再穩定的來源都無法讓你的蛙健康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